关于开展2020年无锡市智能车间申报工作的通知
章孝德 / 2020-04-14 00:00:00
1286 分享

为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无锡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现组织开展2020年无锡市智能车间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地区组织企业认真对照无锡市智能车间申报条件(见附件1)进行自我评价,编写《无锡市智能车间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见附件2),填写《无锡市智能车间申报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见附件3)。本次申报,已获省级智能车间称号的车间不参与,且每家企业限报一个车间。

  二、请各地区加强申报企业信用审核,企业需提交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出具的具备信用等级评价的信用基准评价报告,同时等级不得为C+及以下。

  三、请各地区严格对照申报条件,指导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确保申报工作质量。

  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企业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的基础上,遴选出一批智能制造基础好、行业示范作用强的车间作为无锡市智能车间,优先推荐申报省级智能车间,并宣传推广智能车间建设的经验和成效。相关企业应积极配合推广经验,带动行业内企业加快智能化建设。

  五、请各地区于4月28日(星期二)前,将推荐申报情况行文上报,并将本地区企业填写的汇总表进行综合,与企业申报书纸质版各一份盖章后报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智能制造推进处,同时报送相应材料的电子文档。

附件1

无锡市智能车间申报条件

一、申报市智能车间的企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必须在无锡市境内注册,且正常经营;

2、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3、三年内无严重失信行为,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出具的信用基准评价报告等级不得为C+及以下;

4、企业应制定智能化发展战略规划,拥有能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技术研发机构和一定规模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二、申报市智能车间的车间应基本符合以下条件

1、智能装备。数字化生产线、机器人等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台套(产线)广泛使用。

2、设备联网。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或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广泛连接各类生产设备,鼓励设备数据上云。

3、计划与调度。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准确有效的生产数据采集、分析,建立生产过程数学模型,通过优化或智能算法自动、高效、实时地实现生产过程的计划与调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与阻滞,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和综合生产效率。关注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协同优化,及与各种资源要素的匹配,形成联动作业和有序生产。

4、物料配送。利用标识与识别技术、自动化物流、信息化管理等方法,实现对原材料、零部件、产品等内容的标识管理、数据分析,以及库存及物流的有效管理,自动完成物料的出入库和流转任务。关注识别技术的应用、自动化物流线的改造、智能仓库管理系统以及与上下游资源信息的集成技术等。

5、质量管理。在关键工序采用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实现零部件和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与设备实时记录零部件与产品信息,实现每件/批次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使用物料的追溯。关注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与质量信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6、安全与环保。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收集、监控以及分析利用,标准化安全、环保管理过程,通过建立知识库,优化安全作业和环境治理等过程的执行与管理。关注数据监测、应急及环境治理知识库建立等。

7、能源管理。流程型行业重点关注。采集能源计划、能源运行调度、能源统计以及碳资产管理等能源管理因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方法规范能源管理、优化能源资源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关注对能源信息数据的采集、监测,及能耗量化管理等。

8、网络安全。建立网络安全制度和防护手段,具备较好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恢复等能力,网络系统安全可控。

9、网络协同。车间与车间外部信息系统实现联通,集成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与自动化系统,实现管控一体化。

10、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通过实施智能车间,用工负荷明显降低,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不良品率显著降低,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显著降低;节水节材量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科技服务
高新企业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更多项目版权登记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855199550服务时间:8:30-12:00 14:00-18:00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乾德路9号金都科技园12楼
版权所有© 卧涛控股有限公司 皖ICP备13016955号-1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