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 一县一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要求,推动各地围绕重点培育发展 的产业,差别化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集聚协同集 成,培育产业创新集群,我厅新布局建设一批省产学研产业协同 创新基地。现就第四批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申报工作有关 事项通知如下:
—、支持重点
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主要支持地方政府特别是 省级以上高新区围绕重点培育的特色战略产业,通过规划引导和 政策扶持等手段,集聚创新资源,以创新集聚带动产业集聚,促 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实现无缝衔接,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规模 集聚明显、产学研合作紧密、科技服务体系完善、产业竞争优势 显著的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集聚区。
主要聚焦省级以上高新区“一区一战略产业”发展,以拟申报基 地所在地高新区管委会或地方政府为主体申报。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地方政府重视。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发展方式转变和科技 创新工作,坚持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成立专门班子 负责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出台了支持基地建设的相关 措施和政策文件,并设立专项资金,助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2、 产业基础较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部署的,要有 明确的产业方向和前瞻性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链较长,市场潜 力大,发展前景好,一流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集聚及公共技术服 务平台建设已有一定基础。有望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特色和优 势;属于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或为地方主 导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度,并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 关产业规模占地方GDP份额较高。
3、 产学研合作基础较好。围绕相关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资 源成效明显、产学研合作氛围好、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较广 泛合作关系;已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或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在核 心区内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集聚,初步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服务能力;辖区内产学研合作活跃,有相对稳定的特色产学研活 动,有一批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校企联盟”,每年实施一大批 产学研合作项目。
4、区域范围明确。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核心区域有明确的 物理空间和有形载体,为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集聚区;功能区 域定位清晰、规划布局合理,具有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容量。
由申报单位编制申报材料,经各设区市科技局审核后汇总上 报。省科技厅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 并根据评审和考察情况予以认定。申报材料包括:
3、 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基地建设工作推进机构、产业创新 发展规划文本、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举措等。
1、 采取限额申报方式。每家高新区限额申报至多1个基地, 每个设区市限额推荐至多1个高新区外的基地。已建有省产学研 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的高新区或县(市、区)不再申报。
2、 各设区市科技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在深刻理解申报有 关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和申报组织工作,并按照通 知要求,认真组织申报单位编写申报材料,对材料进行审核并出 具推荐意见。
3、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申报信息表、申请 报告、申请书及相关附件等顺序装订成册,一式十份(纸质封面, 平装订),以设区市为单位统一报送至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截止 时间为7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
附件:江苏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申报书(范式)
江苏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申报书
申报名称:(江苏省XXX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申报单位 |
|
|||
选定的产业领域名称 |
|
|||
选定的产业属于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口支柱/主导产业口 |
|||
基地是否位于省级以上高新区 是口否口 |
||||
2019年产业产值 (亿元) |
|
占地方GDP的比例 |
|
|
基地内相关产业规模 以上企业数(个) |
|
是否有产业规划书 |
是口否口 |
|
基地内企业建立省级 以上研发机构数(个) |
|
基地内已建产学研合 作载体(平台)数(个) |
|
|
基地内已建产学研合 作载体(平台)服务场 所面积(平方米) |
|
基地内已建产学研合 作载体(平台)高职 以上人员数(人) |
|
|
是否有专门 工作推进机构 |
是口否口 |
是否设立产业 专项基金(资金) |
是口否口 |
|
基地内投融资等 金融服务机构数(个) |
|
产业专项基金 (资金)规模(亿元) |
|
|
产业专项基金 (资金)名称 |
|
|||
开展合作的省外 高校院所数(个) |
|
开展合作的省内 高校院所数(个) |
|
|
设区市科技局审核意 见 |
2020年 月 日 (签字盖章) |
提纲
一、 基地建设目的和意义
二、 现有基础条件及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三、 基地建设目标
四、 基地培育建设的主要任务
五、 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