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内科技型企业、保险机构、科创团队注意!《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保险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已明确五大核心方向,从“20+基础险+10个未来产业专项方案”的产品体系,到“研发、转化、应用、出海、人才”全周期风险保障,再到“年补5000万财政资金、最高30%保费补贴”的政策支持,全方位构建科技金融保障网。无论你是初创科技企业、攻关型团队,还是保险服务机构,这份指南帮你精准对接风险保障与政策红利
安徽省科技保险政策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深耕项目申报13载,我们为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的企业提供“前期规划→中期培育→后期申报”的全流程服务。我们不仅是材料专家,更是您的战略顾问,精准匹配政策红利,确保每一项关键认证成功落地。
为展现我们的专业广度,以下是我们精通的部分项目矩阵:
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绿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两化融合;
专项荣誉:首台套、老字号、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同步提供专业规划。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体系——让您专注核心业务,将专业的事交给我们。
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保险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省金融系统工作会议、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部署,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充分发挥科技保险风险补偿作用,分散和降低科技创新风险,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打造“三地一区”、建成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制定如下措施:
一、丰富科技保险产品谱系
1. 扩大基础险种覆盖面。引导保险公司聚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其应用推广、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等关键环节,开发与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相适应、覆盖科技创新活动全流程的保险产品。确保在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科创出海、科技人才等五大方向,推出不少于20种保险产品,精准匹配企业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切实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成本。
2. 开发特色创新产品。针对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优势领域,支持保险机构量身定制不少于10个专项科技保险解决方案,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全力支持加快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3. 开发组合性保障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整合科技创新链条风险要素,开发覆盖研发、转化、应用全周期的组合型保险产品。支持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计差异化保障方案,推动保险产品与信贷、担保等金融工具协同联动,形成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
4. 建立共同承保机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品牌信誉、风险控制能力、专业技术以及与科技保险相衔接情况等因素自愿申报,鼓励采取联保共保的方式运营科技保险,分散市场风险,实现可持续经营。
二、构建全周期风险保障体系
5. 支持研发攻关。聚焦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创新活动,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科技项目研发责任保险、科研人员团队保险、科技攻关专项保险等产品,为企业科技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技术攻关提供风险分散保障。
6. 助力成果转化。聚焦中试验证、产业化应用、市场对接等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引导保险机构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专利海外布局费用损失保险、专利许可信用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科技成果“先用后转”保险等专属产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保障。
7. 服务市场应用。积极推动 “三首”“三新” 保险,对企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提供质量和责任保障,增强市场对创新产品的信心。推广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助力创新产品快速打开市场,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
8. 保障科创出海。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范围,将政治风险、汇率波动、技术壁垒等纳入保障范畴。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海外投资保险,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有效降低海外投资风险。发展跨境数据合规保险、国际专利侵权责任险等产品,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省科创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9. 加强人才保障。加强科技人才服务保障,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团体意外健康保险、创业责任保险、执业保障保险等产品,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我省创新创业。
三、推动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10. 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总公司级科创保险中心,增强产品创新研发能力。鼓励保险机构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优化专营机构区域布局,创新推出特色产品,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区域辐射效应。培养和引进具备科技与金融双重背景的专业风险管理团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提升保险机构对科技企业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力。
11.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保险机构健全多维度科技保险服务质效评价体系,适当提高科技保险相关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发挥考核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细化科技保险工作安排和绩效考核,层层落实,强化对服务科技型企业数量、提供风险保障保额等指标的量化评价。
12. 优化理赔服务流程。推动保险机构建立科技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制定科技保险理赔指引,明确理赔标准与时效,简化理赔手续,定期评估服务效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加强与科技企业沟通协调,主动提供理赔协助,提升企业对科技保险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13. 培育发展耐心资本。鼓励保险机构加强机制创新,推动“保险+投资”融合,通过设立保险投资基金、开展股权投资等方式,不断扩大与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合作,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将保险资金培育成为推动安徽科技创新发展的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探索建立“保险+银行+担保”的多方合作模式,完善科技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支持。
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4. 实施保费补贴政策。省级财政制定并出台科技保险引导政策,每年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科技保险专项引导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保险保障力度。对参保科技企业给予最高30%的保费补贴,切实降低企业参保成本。建立科技保险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对积极创新科技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和个人给予政策扶持和奖励,鼓励保险机构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
15. 优化监管服务环境。金融监管部门优化科技保险产品审核和报备流程,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对符合条件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给予一定的监管宽容度,鼓励保险机构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强对科技保险市场的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各类风险,保障科技保险业务稳健发展。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保险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购买科技保险产品的支出,按照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16. 深化服务对接机制。建立科技企业名录、科技保险产品清单及保费补贴申报指引,完善名录动态管理及定向推送机制,强化政府部门、保险机构与科技企业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联动。构建常态化保企走访对接机制,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入企调研,精准识别科技企业保险需求,强化政策宣贯与产品适配服务。
五、强化组织保障
17.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委金融办、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安徽金融监管局、各市科技局、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组成推进科技保险会商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科技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在政策引导、措施联动和联合研究等方面形成合力,及时解决科技金融服务遇到的问题。
18. 明确责任分工。省委金融办推动保险机构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科技企业的多样化保险需求。省财政厅负责预算安排和资金监管,及时下达资金,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等。省科技厅牵头制定和完善科技保险补助相关政策,研究提出资金分配方案,组织科技保险补助申报和审核等。安徽金融监管局负责科技保险产品审核和报备,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统计,优化保险支持科技创新监管政策,防范和化解风险,保障科技保险工作稳健运行。各市科技局负责实施组织申报和初审,出台配套政策,解答企业咨询。
19. 加强统计调度。健全完善科技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参保企业数量、保费规模、赔付率等核心指标监测分析,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构建保险机构动态评价机制,聚焦产品创新度、服务满意度、风险管控力等维度开展综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在监管评级、业务准入等环节的运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末位退出机制,推动行业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20. 加强总结交流。各部门、各保险机构要加大科技保险支持政策、产品服务宣传推介力度,定期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形成以点带面示范效应。强化保险行业协会枢纽纽带作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行业协同宣介机制,协同推进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就找卧涛!全国13年专业代办,助企业乘风破浪!
免费咨询热线: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您是否对繁杂的政府项目申报感到无从下手?卧涛科技,您身边的企业政策顾问!我们已在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深耕13年,成功助力上千家企业。
我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资质荣誉】:高企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等。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版权保护全代理。
【专项项目】: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首台套、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老字号、非遗等。
【基础服务】:科技成果评价、工商财税、项目材料编写指导。
为什么选择我们?跨省联动、经验丰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坐享政策资金与品牌提升!
机会不等人!立即添加微信 15855157003,获取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与申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