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16市科技援藏援疆援青项目申报条件要求和时间程序、材料指南
江露 / 2025-09-29 09:01:00
20 分享

2025年安徽省16市科技援藏援疆援青项目申报条件要求和时间程序、材料指南整理如下,合肥市以及阜阳市、六安市、安庆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马鞍山市、黄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铜陵市、芜湖市、滁州市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辅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项目申报行业13年,沉淀了丰富的政策资源、企业资源、项目资源,形成了独有的实战实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专业项目团队外,相较同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各个流程阶段的人员,分工明细,细致化;想要咨询任何项目申报的都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你做免费项目规划。(勿抄)

 

一、安徽省16市科技援藏援疆援青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条件和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2024年1月1日前在安徽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和科研基础条件保障,运行管理规范,科研及社会信用记录良好。

2.项目申报单位须有一定的研发投入。申报单位为企业的,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须达到或超过2%(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和A10701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中的研发费用为准,如企业有资本化费用须另附证明;统计部门数据做重要参考);申报单位为科研院所、高校等事业单位的,2024年度研发投入须达到或超过1000万元(以2024年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事业单位调查表中的JG1-08表等数据为准),军事单位因保密需要,可不提供研发投入材料。

3.2024年度社保为零或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企业所得税为零的企业原则上不得申报。因享受社保减、免、缓、退等政策导致2024年度社保为零的企业除外;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所得税为零的企业除外。

(二)项目主持人条件和要求

4.项目主持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且为实际主持该项目研究的人员;如非在职人员,须由申报单位出具正式聘用合同,聘用时间须覆盖项目实施周期。

5.项目主持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7周岁(1968年1月1日后出生),院士不超过67周岁(1958年1月1日后出生),超龄原则上不得申报,如确要申报,由项目申报单位出具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函(如返聘、延迟退休等)。

6.项目主持人没有主持在研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等科技计划项目。同一个主持人每年度限申报1个项目。

(三)其他条件和要求

7.鼓励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团申报项目。项目申报单位应承诺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以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8.项目申报单位(高校院所系指内设学院或研究所)和主持人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近3年内有逾期未申请结题验收、撤销、不通过验收情况的,不得申报。

9.项目由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应明确1个牵头申报单位,由牵头单位与各合作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晰各方责任和权利、承担的工作任务、资金投入额度以及项目实施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权益归属等。

10.申报单位、法人、项目主持人等责任主体信用记录良好,并就信用情况作出书面承诺。归口管理单位应分别在“信用中国”、“信用安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责任主体信用记录进行核查,对列入实施联合惩戒限制期的责任主体不得推荐。

11.申报项目涉及人体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须尊重生命伦理准则,遵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12.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申报单位和项目主持人;项目立项后,申报材料中承诺的考核指标,将作为项目合同书明确的考核内容,原则上不予调整,项目承担单位须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项目合同书。

13.在项目申报或立项管理过程中发现项目不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将取消其参加评审或立项资格。

14.项目实行不限额推荐,项目实施周期一般2-3年,从项目立项之日起算。

15.项目实施要结合当地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结合三地技术需求,在三地有研发基础、合作经历,申报时要附与受援地合作单位的合作协议。

16.原则上每个项目申请省支持资金不低于100万元。其中由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企业投入占总投入比例不低于60%,省财政实际资助额度少于申请额度的,差额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解决。

二、安徽省16市科技援藏援疆援青项目申报时间程序

1.网上申报。项目申报单位登录安徽省科技厅网站,进入“安徽科技大脑”-“办事大厅”-“科技援藏援疆援青项目”,并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系统填报起始时间:2025年9月28日8:00,关闭时间:2025年10月15日23:59,逾期不予受理。

2.审核推荐。各市科技局、各归口管理单位应强化主动服务,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积极指导项目申报单位按规定时间完成网上申报工作,并对申报单位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申报单位相关责任主体信用记录等进行审核,于2025年10月17日17:30前完成审核推荐,10月20日前将推荐文件和汇总表(一式两份)送(寄)至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其中企业和市属及以下单位由各市科技局负责推荐;省属及以上本科高校、科研机构、中央驻皖等单位直接向省科技厅推荐;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为企业的由属地市科技局负责推荐,依托单位为省属及以上高校、科研机构的由依托单位负责推荐。

3.材料报送。为减轻申报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项目申报时先通过系统提交材料,待项目通过评审并公示后,再按要求报送纸质材料。纸质材料须通过申报系统打印,确保与电子申报材料一致。未公示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三、安徽省16市科技援藏援疆援青项目申报联系方式

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省科学技术研究院):赵蕊,地址:合肥市高新区皖水路128号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省科学技术研究院)911室;

2025年安徽省科技援藏援疆援青项目申报指南

围绕新疆和田地区和皮山县,西藏山南地区和错那、措美、浪卡子3县,青海省6个藏族自治州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在上述地区实施科技援助项目。申报单位与上述地区相关企业、高校院所已签署联合攻关和示范推广合作协议或意向书,其中须含知识产权专门条款。

考核指标:项目预期成果中须具有专利、技术标准、原型、样机、配方、品种、临床前试验数据等科技合作产出;项目实施后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西藏科技援助项目(5项)

1.高原地区朝天椒扩大种植及高产示范、加工技术

研究内容:结合当地温差大、高温时间长等特点和西藏当地人喜欢椒味的情况,引入干鲜两用朝天椒品种,重点开展适宜高原环境的朝天椒专用品种选育与改良,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提升品种的抗寒、抗旱及抗病性。系统收集新疆和田地区及皮山县的本地辣椒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开展杂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朝天椒新品系。研究配套的高产制种技术,包括亲本繁育、杂交制种及种子加工储藏技术,确保种子的高质量与高活力。

2.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西藏山南市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筛查与防控体系

研究内容:开展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西藏山南市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并探索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建立西藏首个高原人群骨密度专项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开发骨质疏松症专属风险预测模型。初步建立集“筛查-评估-预警-干预”于一体的智能化防控示范体系,并在山南地区进行实地应用验证,探索适合高原地区的骨质疏松症防控新模式。

3.山南市乡土树种优良林分析调查、选育和良种认定

研究内容:系统性收集与保存山南市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的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对种质进行重要性状(如耐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能力)的精准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现代育种手段,开展优良单株选择、无性系测定与杂交育种,创制目标性状突出的育种材料。研究乡土树种种子园营建与管理技术、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解决苗木供应瓶颈。完成乡土树种良种认定,并形成种子生产与苗木繁育技术规范,为布局生态修复与林业种苗市场提供新品种和技术支撑。

4.牦牛酸奶标准化生产升级及农牧民技能提升

研究内容:选用高海拔地区的牦牛奶为原料,开展牦牛酸奶包装升级方案研究与应用,研究并制订牦牛酸奶原料验收、杀菌参数、发酵流程等10余项标准操作规范,研发富含益生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群的牦牛酸奶,开展牦牛酸奶产品营养指标的确定,提升其市场价值。

5.高原人工智能病虫害识别监测处置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并制定适用于高原特殊环境的无人机高光谱病虫害监测技术规范,系统采集并构建错那市、措美县和浪卡子县主要农作物(青稞、油菜等)在不同病虫害类型和危害程度下的高光谱特征数据库,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开发高精度的病虫害智能识别与早期预警模型,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识别-预警”处置系统,并在高原三县进行应用示范,实现绿色防控。

(二)新疆科技援助项目(3项)

1.小麦保水御盐高产栽培技术及配套装备引进及转化

研究内容:针对和田及皮山县的盐渍化土壤与水资源匮乏问题,鉴定和评价现有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盐性与水分利用效率。利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或生物技术手段,培育适应南疆盐碱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研究与之配套的种子处理技术,通过添加保水剂、抗逆诱导剂等,提升种子在盐旱胁迫下的出苗率与幼苗活力。开展新品种的示范种植,验证其适应性。通过高产技术探索,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进行重点乡镇试验示范,提升小麦价值和产量。

2.皮山县科技数字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及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构建专家库、科技成果库、技术档案库、人才信息库和科技项目(储备)库“五库一体”的智慧科技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县科技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共享与统筹利用。开发远程协作与在线培训应用系统,支持线上技术培训、项目评审与协同办公。通过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开发相应功能模块,实现科技项目从申报到验收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3.和田地区农林牧业双语数字科技特派员平台建设及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开发汉维双语服务的PC端和移动端应用平台,建成覆盖主要产业的技术服务数据库,实现重要农事季节的实时技术服务覆盖。形成平台运维、内容更新、服务响应等工作规范,建立科技特派员考核激励制度,培育本地化运营团队,在和田地区开展示范,服务覆盖红枣、核桃、肉羊等特色产业。

(三)青海科技援助项目(5项)

1.青海野血牦牛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受高原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针对青海牦牛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商品牦牛出栏体重、屠宰性能和产肉率等生产指标相对较低等问题,开展野血牦牛繁育技术研究,提高牦牛犊牛初生重及生长速度。开展牦牛放牧、放牧+舍饲、舍饲等不同模式下育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缩短出栏周期,提高牦牛养殖效益。

2.茶卡羊营养代谢调控及肉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母羊精细化饲养管理水平低、羔羊死亡率高等问题,按照“母子一体化”的系统研究思路,开展妊娠和哺乳期母羊精细化饲养和羔羊的早期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湖羊母羊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需要量研究、筛选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羊营养调控剂以及羔羊早期培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等。

3.青海牦牛饲草料加工适宜化与营养价值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挖掘适合青海高原地区低温环境下青贮、微贮乳酸菌,研究高原主要牧草(燕麦草、黑麦草、豆科牧草等)在不同收获期和加工方式下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发适合牦牛犊牛、育成牛、育肥牛的开食料及全价混合日粮加工工艺,提高采食量与饲料转化效率,开发添加益生菌、酶制剂和植物提取物的复合处理技术,提升牦牛饲料利用效率与生产性能。

4.青海果洛“羊肚菌-牧草”高效轮作模式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生态效果评价

研究内容:通过深入产区调查研究,建立一种高效“食用菌-牧草”联合栽培模式。开展羊肚菌优良菌种选育与牧草良种筛选的匹配性研究,筛选适宜果洛高寒环境、高产优质的羊肚菌菌株,并研究其菌种扩繁与保藏技术。筛选或选育能与羊肚菌栽培茬口紧密衔接、且能改善土壤结构的短周期、速生型优质牧草品种。研究羊肚菌菌渣还田对后茬牧草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优化“菌-草”轮作模式下的品种组合与栽培管理技术,推动高寒地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发展。

5.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盐碱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筛选与选育适用于海南州盐碱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的耐盐碱、抗旱牧草及生态草品种。收集国内外耐盐碱牧草种质资源在典型盐碱退化区设立资源圃,进行适应性评价与筛选,评估其产草量、适口性、持久性及改良土壤的效果。研究优良草种高产繁育技术,包括建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及种子收获加工技术。建立相应的原种与良种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形成标准化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为青海三北工程草地修复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方案。

 

关于以上政策讲解,大家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还有疑问吗?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

 

我们专业做项目申报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发改委、文旅口、商务口、农业林业口等等,具体有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各类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融资、百度关键词排名等等;企业不知道可以申请哪些政府补贴项目的都可以找渔渔为您做个免费项目规划。(不要抄袭)

 

专人在线指导,免费咨询:19855109130,微信同号,欢迎前来交流。

 

 

 

科技服务
高新企业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更多项目版权登记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855199550服务时间:8:30-12:00 14:00-18:00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乾德路9号金都科技园12楼
版权所有© 卧涛控股有限公司 皖ICP备13016955号-1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