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通感算融合、空天地一体”为核心特征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未来网络是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业态的关键支撑。当前安徽省未来网络产业已实现技术研发持续突破,一批优质企业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安徽省未来网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正为该产业划定清晰发展路径。本文全面拆解方案中的发展目标、八大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助力相关主体精准把握政策方向。
安徽未来网络产业行动方案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深耕项目申报13载,我们为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的企业提供“前期规划→中期培育→后期申报”的全流程服务。我们不仅是材料专家,更是您的战略顾问,精准匹配政策红利,确保每一项关键认证成功落地。
为展现我们的专业广度,以下是我们精通的部分项目矩阵:
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绿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两化融合;
专项荣誉:首台套、老字号、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同步提供专业规划。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体系——让您专注核心业务,将专业的事交给我们。
安徽省未来网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未来网络是以“通感算融合、空天地一体”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场景新业态提供更先进、更可靠、更快捷、更安全的网络支撑。近年来,我省未来网络产业技术研发持续突破,出现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及产品的企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形成一定竞争优势。为加快推动我省未来网络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未来产业的决策部署,立足安徽技术与产业基础,以新一代光网络为核心,协同发展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形成“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场景牵引—产业集聚—生态构建”的未来网络产业发展路径,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网络产业集聚地。
到2027年,突破1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打造10项以上标志性产品,培育不少于50家规模以上企业,布局2家左右未来网络领域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开拓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示范场景,全省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到2030年,力争全省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形成集技术创新、产业聚集和应用示范一体的未来网络产业高地。
二、重点任务
(一)核心技术攻关
充分发挥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微电子机械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宇航光纤互连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开展未来网络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围绕新一代光网络发展需求,开展大规模光MEMS开关阵列、硅基光电异质异构集成、智能重构网络、量子保密通信、光电一体化、数算网一体化等前沿技术攻关。围绕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发展需求,探索6G、空天地一体化、通导遥一体化等技术突破。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公开竞争等方式,构建多元化关键技术攻坚支持体系。(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
(二)科技成果转化
用好科技创新“沿途下蛋”机制,促进未来网络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落地转化。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面向新型网络架构、国产核心设备及关键系统应用等建设专业化中试平台。鼓励采取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先使用后付费等多种方式,加速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支持相关机构开展技术评估、创新产品开发支持、市场验证、商业辅导等全流程服务,加快未来网络商业化进程。(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三)标志性产品打造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育一批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网络标志性产品。突破高灵敏度、高带宽、大摆幅、高线性度等关键技术,研制MEMS微镜阵列光交叉芯片、大容量弹性灵活光交换WSS等光通信芯片器件。重点研发超长距单通道800G及以上速率相干、中长距单通道1.6T及以上速率相干等高速光模块。加快新型光纤光缆产品研发,为低时延、高容量的未来网络通道提供高性能的空芯光纤光缆、多芯光纤光缆、光纤连接器、光耦合器等产品。研发智能网络测试仪、5G-A/6G通信综合测试仪、卫星通信测试仪、智能网络安全防护等设备,重点研究提高模拟数量、并发能力、真实场景契合度、新场景应用、物理接口能力等参数指标。(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
(四)场景应用拓展
以应用促进产业发展,打造“未来网络+”标杆场景矩阵。推动我省未来网络在制造业领域先试先用,优化远程网络协同制造、云化工控系统、AI机器质检等典型应用解决方案,夯实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网络底座,助力我省5G工厂、智能工厂再升级,构筑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应用范式。推动未来网络在车联网、低空经济、智慧城市、元宇宙等领域创新应用,拓展智能驾驶、AI实时决策优化、无人机群组网作业、沉浸式全息交互等前沿场景。鼓励电信运营商开展多场景验证和商用试点,加速优质解决方案跨区域、跨行业复制推广。(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科技厅)
(五)企业梯度培育
培育未来网络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牵头承担重大攻关及产业化任务。聚焦新一代光网络、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梯度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育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企业和配套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推动未来网络领域优质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
(六)区域产业集聚
鼓励合肥围绕智能网络、芜湖围绕算力和数据网络、蚌埠和马鞍山围绕新一代光网络器件,发挥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创建未来网络产业先导区,培育区域优势明显的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先导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场景示范、政策引导上先行先试。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深化场景开放合作,同步完善配套支撑,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产业发展格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市人民政府)
(七)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超200G光接入系统,支持PON系统平滑演进,探索基于新型光纤的光传输系统,强化全光交换组网布局。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前瞻性开展6G网络基础设施布局研究。合规建设服务全国的卫星信关站、通信卫星接收站、卫星数据智算中心等卫星基础设施。加快CENI(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全省部署,推动向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延伸。分阶段推进400G/800G光电融合确定性高速网络在合肥、芜湖等重点地市部署。推动算力资源多元配置,系统布局面向高性能计算和安全可控等场景的算力基础设施。(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资源局)
(八)产业生态构建
强化双招双引,绘制未来网络产业链招商地图,综合运用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场景招商、协会招商等方式,鼓励项目引进和人才引育同步推进,形成“产业带动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发展格局。推动组建我省未来网络产业发展联盟,开展行业内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合作。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并购基金等社会资本加大未来网络产业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未来网络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建立投入增长与风险分担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责任单位:各市人民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依托未来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形成省级统筹、市级主抓、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研究重大事项,协调重大问题,推动跨区域、跨领域合作交流。加强与各专项组在空天信息、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方面的协同联动。鼓励相关市(县、区)因地制宜确定未来网络产业专项工作计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研究重点领域培育发展策略。(责任单位:省未来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二)健全推进机制
开展未来网络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工作,系统编制平台、人才、技术、企业、产品、标准、场景、基金等核心要素清单,精准掌握产业发展态势。建立未来网络产业专家咨询服务机制,持续跟踪国内外及省内产业发展形势,动态捕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支撑,确保推进方向精准、措施落地有效。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平台,宣传推介未来网络最新成果,开展产业合作对接。(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三)强化政策赋能
统筹用好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制造强省等政策资金,聚焦未来网络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平台搭建、场景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快形成多层次、多渠道、重协同的政策赋能机制。强化政策落地跟踪评估,定期开展政策实施绩效评价,动态优化政策适配性,为未来网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保障。(责任单位:省未来产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就找卧涛!全国13年专业代办,助企业乘风破浪!
免费咨询热线: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您是否对繁杂的政府项目申报感到无从下手?卧涛科技,您身边的企业政策顾问!我们已在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深耕13年,成功助力上千家企业。
我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资质荣誉】:高企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等。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版权保护全代理。
【专项项目】: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首台套、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老字号、非遗等。
【基础服务】:科技成果评价、工商财税、项目材料编写指导。
为什么选择我们?跨省联动、经验丰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坐享政策资金与品牌提升!
机会不等人!立即添加微信15855157003,获取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与申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