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地医疗护理员培训管理和免陪照护服务研究项目申报条件资助和时间流程攻略整理,详情如下,项目经费共计30万,2类分设9项,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需要咨询申报医疗护理员培训管理和免陪照护服务研究项目的可以联系小编为您解答辅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选择全面可靠的一站式体系保障。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专注于项目申报行业13年,沉淀了精准的政策资源、优质的企业资源、成功的项目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战方法论与成熟的服务成功案例体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专业项目团队外,相较同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各个流程阶段的人员,分工明细,细致化;各环节均由专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询各省市任何项目申报的都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你做免费项目规划。(勿抄)
一、湖北省各地医疗护理员培训管理和免陪照护服务研究项目申报项目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破解医疗护理员培训标准不统一、服务规范缺失、免陪照护服务标准不清等关键问题,达到提升基层医疗护理人员实操能力和水平,同时实现管理资源共享,有效推动我省医疗护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的。项目经费共计30万,2类分设9项,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
二、湖北省各地医疗护理员培训管理和免陪照护服务研究项目申报资格
(一)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1.项目承担单位须为湖北省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或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医院。承担单位具有较强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发能力,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资金及其它条件保障,能够做到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实施。
2.项目推荐单位内应设有科研和财务管理部门,科研和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健全、规范。
3.满足《湖北省卫生健康委财政拨款项目委托业务费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
(二)申报人的条件和要求
1.申报人须为项目承担单位的正式在职人员,无不良医疗和科研行为记录;申请人来自医疗机构者,项目承担单位应为其第一执业单位。
2.申报人须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年龄在58周岁以下(以2025年1月1日为准)。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每人限牵头1项、参与不超过2项。如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跨越退休年龄,所在单位需提交能够按期完成项目的意见书,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3.申请人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道德,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项目研究。
4.满足《湖北省卫生健康委财政拨款项目委托业务费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
(三)申报项目的条件和要求
1.研究内容应符合《医疗护理员培训管理和免陪照护服务研究指南》(见附件1)的要求。
2.知识产权归属明晰,无纠纷或争议。
3.项目性质、类型与经费符合本通知申报类别及经费安排的规定。
4.项目组成员年龄、知识结构、职能分工合理。
5.凡与外单位联合申报的必须有合作单位出具的合作意向证明,应包括合作内容、合作期限、合作经费、成果归属、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式等要素,并需加盖单位公章。
6.凡已经获得其他政府资金资助的研究项目不得以相同内容申报;申报该项目前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申请资助相同研究项目的,应在申报时作特殊说明。
(四)申报材料的要求
1.申报人根据申报项目类别,须按要求填写《项目委托申报书》(见附件2)。
2.《项目委托申报书》需经推荐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并将加盖公章后的纸质表格和电子表格一并上报。我中心受理的申报材料一律不予退还。
3.申报书一律用国际标准A4纸型打印,宋体小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白色纸质封面)。各项目申请书需报送1份原件,5份复印件,须同时向指定邮箱上报电子文档。
(五)相关要求
1.请各申报单位高度重视此次项目申报工作,严格按照申原则、申报单位、人员及项目条件等要求审核资格,确保申报项目的真实性。
2.项目申报受理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0日,邮寄以邮戳日期为准,电子邮件以收到时间为准,逾期不再受理。同时须将申请书电子版(以“申请单位名称”命名word版)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申报通知和项目评审结果将在湖北省卫生人才网上进行公布。
3.材料报送地址:湖北省卫生健康人才交流发展中心(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64号湖光大厦1216室,邮编:430071)。
医疗护理员培训管理和免陪照护服务研究指南
一、项目类别
聚焦医疗护理员培训管理和免陪照护服务方面,设立二类项目:
(一)重点项目
1.资助额度:5万元/项
2.立项数量:4项
3.要求:研究内容系统深入,形成可推广、可应用的标准、模式或体系性成果。
(二)一般项目
1.资助额度:2万元/项
2.立项数量:5项
3.要求: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形成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
二、项目周期
1年(2025年12月—2026年12月)
三、项目研究方向
(一)重点项目
1.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研究内容:系统调研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并构建一套涵盖管理能力、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训条件、考核标准、培训质量等多维度的培训机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与之配套的动态认证管理与退出机制,为行业监管与优质培训资源遴选提供科学依据。
2.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疗护理员融合式培训模式与标准化考核研究
研究内容: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核心,研发一套融合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技能实操的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模块化的培训流程与管理规范;重点针对老年、术后、母婴等典型照护场景,开发专项技能培训模块与配套的实操考核标准,确保培训内容与临床需求无缝衔接。
3.医院内“免陪照护”服务模式的系统构建、实施路径与效益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明确“免陪照护”服务的内涵、外延与服务边界;研究设计适用于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特点的多元化组织管理模式(如医院直管、第三方服务外包、医联体协同等);构建包括服务项目、人员配置、定价机制、风险管控在内的标准化运营方案,并通过实证研究,综合评价其在提升患者满意度、解放家庭劳动力、优化医疗秩序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4.区域协同视角下的医疗护理员资源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平台构建研究
研究内容:立足于区域(如城市或医联体)层面,以实现医疗护理员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管理为目标。基于免陪照护服务标准体系,设计一个贯通患者/家属、护理员、护士、管理公司、医院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的信息化平台架构,提出核心功能模块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区域内数据的互联互通、服务的统一调度与质量的透明监管。
(二)一般项目
1.病区护士与医疗护理员协同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深入分析病区内护士与医疗护理员的角色定位与协作现状;研究构建以护士为主导、医疗护理员为辅助的层级化职责分工方案与协同工作流程;通过试点实践,探索有效的沟通机制、联合培训模式与协同效果评价指标,以提升团队工作效率与患者安全。
2.面向职业能力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护理康复类专业为例
研究内容:针对具备护理、康复等专业背景的学员,以提升其临床实践与职业胜任力为导向,重构其课程体系。研究开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模块化、项目式课程,并建立与之匹配的、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评价标准,探索“医教协同”背景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3.免陪照护服务模式下院内多部门协作流程设计与闭环管理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于医院内部的免陪照护服务运作,以患者入院至出院的“照护服务旅程”为主线,对服务申请、评估、匹配、执行、交接与结算等全流程设计,构建一套高效、顺畅的院内多部门协同服务流程和信息化支撑的闭环管理模型。
4.免陪照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持续改进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于服务质量这一核心,通过科学方法构建一套涵盖结构、过程、结果三维度的,可量化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整合患者实时反馈、科室定期评估、第三方暗访等多渠道的质量监测网络,并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评价-反馈-分析-干预”持续质量改进闭环,实现服务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5.医疗护理员应急核心能力强化与快速培训方案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状态下的核心工作场景,研究制定医疗护理员应急能力模块化培训大纲,重点聚焦于个人高级防护、应急感染控制、特定疾病照护要点、心理危机干预及团队协作沟通等技能。开发与之配套的“快速启动培训包”与线上微课程,确保在应急响应启动后能迅速完成针对性技能强化培训。
关于以上政策讲解,大家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还有疑问吗?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
找我们能为您做什么?(勿抄)
一、国家、省、市各类政府资助类项目申报;
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专利软著知识产权申报;
三、国家、省、市各类企业荣誉资质申报;
四、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评价、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各类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老字号、新产品等研发平台创建辅导、申报:
五、资金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建议书、等各类报告编制;
六、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科技项目投融资。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稳拿补贴政策资金与品牌荣誉提升!
专人在线指导,免费咨询:19855109130,微信同号,获取最新政策详情,欢迎前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