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正全面推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作,计划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9大领域,打造15个左右高集中度、强研发力的产业集群。此次培育不仅是完善市级产业生态的关键举措,更将作为申报国家级、省级集群的重要依据。本文梳理集群申报的6大核心条件,帮你快速判断培育资格。申报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咨询小编:
武汉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深耕项目申报13载,我们为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的企业提供“前期规划→中期培育→后期申报”的全流程服务。我们不仅是材料专家,更是您的战略顾问,精准匹配政策红利,确保每一项关键认证成功落地。
为展现我们的专业广度,以下是我们精通的部分项目矩阵:
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绿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两化融合;
专项荣誉:首台套、老字号、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同步提供专业规划。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体系——让您专注核心业务,将专业的事交给我们。
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作,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半导体、传感器、智能检测装备、工业软件、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领域培育15个左右产业集中度高、研发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市经信局结合此次培育工作,完善我市支持中小企业特色集群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作为推荐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条件
(一)主导产业明确
集群主导产业为所在区支柱或特色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发展水平位居细分领域全国前列,有较高的集群品牌度,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00平方公里,具有一定的产值规模,其中中小企业产值占集群产值70%以上,主导产业占集群总产值比例高于70%。
(二)企业聚集度较高
集群拥有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并持续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主导产业中培育出一定数量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三)实施市场化运营
集群拥有市场化运营、管理或投资机构,拥有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工作机制,服务资源丰富、服务能力较强、在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政府之间发挥了较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产业链协同高效
集群产业链布局合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协作机制较完善,建立了通用生产设备、物流、仓储、人力、设计等共享机制,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较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完善。
(五)创新发展水平高
集群重视研发持续投入,近三年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呈持续增长态势,统筹建立了多元创新平台,与大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合作紧密,突破了一批主导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呈增长态势,积极参与主导产业的标准制修订工作。集群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数字化装备和系统应用广泛。集群能源消费结构合理,二氧化碳排放量强度持续下降,建立了绿色低碳服务机制。
(六)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集群建立了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专业化的集群促进机制,培育了市级以上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或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有专门人员从事企业服务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宣贯实现集群全覆盖,惠企政策受益主体清晰了解和应享尽享。集群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目标清晰,工作措施切实可行。
集群企业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事故,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安全事件,以及偷税漏税、违法违规、严重失信和其它重大问题的行为。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工作认识,明确培育重点
各区要充分认识培育和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和企业机构,深度挖掘“根企业”发展潜力,注重把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赛道,精准定位集群的主导产业和培育重点,注意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二)坚持对标提升,优化发展生态
要对标先进地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效,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围绕金融、数字化、绿色发展、人才培养、对外合作等方面为集群赋能。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促进颠覆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公共技术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形成融通创新的发展格局。
(三)完善工作机制,明晰发展规划
市区建立“目标同向、资源同投、服务同力”的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各500万元的奖励政策落地,支持各区将政策落实到集群运营主体。各区加快集群发展规划和产业链全景分析,精准识别断点、弱点,积极对接核心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通过精准招商、协同创新、核心技术攻关等方式“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我市中小企业特色集群专业化、协同化发展。
请各区认真做好培育工作,于10月31日前将辖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信息表报送至市经信局。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就找卧涛!全国13年专业代办,助企业乘风破浪!
免费咨询热线: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您是否对繁杂的政府项目申报感到无从下手?卧涛科技,您身边的企业政策顾问!我们已在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深耕13年,成功助力上千家企业。
我们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资质荣誉】:高企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绿色工厂等。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版权保护全代理。
【专项项目】: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首台套、两化融合、大数据企业、老字号、非遗等。
【基础服务】:科技成果评价、工商财税、项目材料编写指导。
为什么选择我们?跨省联动、经验丰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坐享政策资金与品牌提升!
机会不等人!立即添加微信15855157003,获取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与申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