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1市州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申报时间和申报补助材料、条件流程细则如此,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指导电话:15855199550(可加v)
卧涛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辅导规划。
一、四川省21市州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申报政策时间
政策执行期为2024-2026年,贴息资金按年度申报。贷款利息支付时限范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2027年以后的四川省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另行研究制定。
二、贴息范围和标准
(一)贴息范围
为引导地方持续加大对美丽四川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协同绿色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金更多投入,形成以下贴息范围分类: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农田退水与地表径流净化工程、畜禽养殖场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工程以及水产养殖场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工程。
3.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
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及标识标牌建设、水源地风险防范及应急设施建设、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5.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管网建设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
6.工业园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工业废水处理厂建设和工业废水管网建设。
7.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工程
垃圾焚烧设施建设、餐厨废弃物(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以及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三大类。
8.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工程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预处理设施)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尾矿)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工业污泥利用处置设施建设。
9.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河湖缓冲带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建设、美丽河湖建设以及其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10.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工程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重点污染源监控能力建设以及信息化能力建设。
11.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环境应急能力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建设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提升。
12.依据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美丽四川相关政策,区域性生态环保项目、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等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项目。
13.其他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由市(州)生态环境局提供认定说明)
(二)贴息标准
贴息资金采用先付后贴的方式按年度申报,按照符合贴息范围的实际贷款额度1.5%给予贴息,单个项目每年贴息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同一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项目在《关于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财政融资贴息的通知》(川环函〔2020〕904号)政策中享受了贴息支持的纳入贷款财政贴息期限计算)。贴息资金在当年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规模兑现。
三、四川省21市州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申报主体及条件
申报主体为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会同财政局、人行分支机构,申报的生态环保项目需满足以下要求:
(一)2023年1月1日以后开工建设的项目;
(二)符合绿色信贷标准,贷款利率不超过发放贷款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且按照贷款合同规定进行按期还款的。(三)为提高绿色金融对接效率、强化贴息项目全过程管理,申报2024年的贴息项目通过省生态环境投融资库进行;从2025年开始,依托省生态环境投融资库,建立生态环保项目融资需求申报一项目清单推送一绿色金融支持一省级奖补协同一环境绩效后评估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对省生态环境投融资库外项目不再支持。
存在以下情形,不予支持:
(一)用于日常运营活动的流动资金贷款;
(二)用于借新还旧、重组、展期、置换等用途的贷款;
(三)根据《四川省省级财政支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川财规〔2023〕1号)已获得贴息支持的PPP项目;
(四)已享受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支持或其他财政资金贴息支持的项目。
四、四川省21市州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申报方式
财政贴息项目以项目形式申报,需满足申报贴息有关条件,并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独立立项文件,除附件3、4、5发送至指定邮箱以外,其他项目资料以压缩包形式通过省生态环境投融资库提交(盖章扫描件及可编辑的电子文档)。
五、四川省21市州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申报审核流程
(一)项目收集及审查
市(州)生态环境局会同财政局、人行分支机构作为申报主体,收集、审查、汇总财政贴息项目申请材料后,对材料真实性、完备性、申报项目实施主体的合法合规性等内容进行初审,填报《贷款项目资格审核汇总表》《贷款项目形式审核表》(附件3、
4)。以自主、邀请相关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等方式,组织对申请贷款贴息项目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填报《贷款贴息拨付汇总表》(附件5)。连续申报项目需提供非重大变更说明(附件6)。
(二)贷款贴息项目及金额备案
市(州)生态环境局、财政局、人行分支机构将审核后的贴息项目清单和贴息金额报送生态环境厅、财政厅和人行四川省分行。生态环境厅、财政厅、人行四川省分行根据市(州)报送的项目,结合财政贴息资金预算情况进行审核备案,并将备案结果反馈市(州)生态环境局、财政局、人行分支机构。市(州)生态环境局将年度贷款贴息拟安排方案在局官方网站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三)贷款贴息资金拨付
生态环境厅会同财政厅、人行四川省分行根据贷款贴息审定额度,据实拨付资金到各市(州)。
贷款贴息项目申报审核流程图见附件7。
六、四川省21市州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申报材料
申请贴息材料具体如下(按以下顺序编辑文件名,分文档提供):
(一)首次贴息申报的项目或存在重大变更(重大变更指贷款途径、项目用途变更)的连续申报且已获得之前年度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应提供以下资料:
1.《四川省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格申请及审查表》(加盖生态环境局、财政局、人行分支机构公章)(附件1);
2.贷款项目情况介绍;
3.项目立项文件;
4.经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前期工作技术报告;
5.贷款合同;
6.本次贴息时限范围内的贷款发放凭单、利息结算单及该贷款合同所有还款凭证并填列《项目贷款利息支付及还款明细
表》(附件2);
7.项目为部分领域符合本贴息指南支持范围的,应提供符合贴息支持领域的项目贷款占比及支撑材料(项目总投资、贷款金额、申报年度利息支付金额、项目符合贴息范围的比例及申请贴息金额计算过程并提供证明材料);
8.项目开工时间相关证明文件。
(二)连续申报且已获得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应提供以下资料:
1.《四川省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格申请及审查表》(加盖生态环境局、财政局、人行分支机构公章)(附件1);
2.本次贴息时限范围内的贷款发放凭单、利息结算单及该贷款合同所有还款凭证并填列《项目贷款利息支付及还款明细
表》(附件2);
3.项目为部分领域符合本贴息指南支持范围的,应提供符合贴息支持领域的项目贷款占比及支撑材料(项目总投资、贷款金额、申报年度利息支付金额、项目符合贴息范围的比例及申请贴息金额计算过程并提供证明材料)。
4.非重大变更提供相应说明(附件6)。
七、四川省21市州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贷款财政贴息申报时间
各市(州)生态环境局、财政局、人行分支机构于申报年度下一年的4月I日前完成收集、审查、汇总,并将财政贴息相关材料报送省生态环境厅、财政厅、人行四川省分行。
八、配套措施
(一)加强信息沟通。建立生态环境部门、财政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等多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打通美丽四川建设目标与财政贴息政策的传递渠道,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二)推进模式创新。协同推进财政贴息与环境信用评价,丰富环境信用评价应用场景,探索绿色金融反哺项目的新型政策模式。鼓励各市(州)进一步因地制宜制定市级财政支持生态环保项目融资贴息政策,与省级政策形成合力,加大对推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提升监管效率。为确保贴息资金运用准确、合规,提升资金运用监管效率,需要贴息的生态环保项目国内贷款原则上应通过天府信用通平台开展融资对接。依托天府信用通平台,逐步探索建立贴息项目动态监管机制和跟踪辅导机制,基于绿色发展项目综合收益开展年度财政贴息政策绩效评估。
(四)深化政银合作。根据中长期治理目标探索财政贴息担保机制,深化银行和政府的合作机制。逐步探索建立财政贴息项目风险控制机制,探索建立基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综合评级机制。人行四川省分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和引导银行机构加大生态环保等绿色领域信贷支持。
九、处罚措施
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本贴息资金的项目,省级财政一律全部收回已拨付的贴息资金。有关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专项资金的申请、分配、使用、管理等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以及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
需要咨询商标、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
免费咨询:1585519955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